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7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7篇
  198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本文旨在观察2018—2020年河南省平顶山地区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的菌种分布及耐药情况。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2月平顶山市传染病医院分离到的326株NTM,采用DNA微阵列芯片鉴定菌种,改良罗氏培养基比例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从61~80岁患者中分离的NTM菌株最多,其次是41~60岁患者。共鉴定出8个NTM菌种,分别为胞内分枝杆菌(35.28%)、龟/脓肿分枝杆菌(24.85%)、鸟分枝杆菌(18.40%)、偶然分枝杆菌(5.21%)、戈登分枝杆菌(1.23%)、堪萨斯分枝杆菌(12.58%)、浅黄分枝杆菌(1.53%)、瘰疬分枝杆菌(0.92%)。NTM对异烟肼的耐药率最高,为97.85%。除戈登分枝杆菌外,其他NTM菌种对异烟肼的耐药率均>94%;胞内分枝杆菌对丙硫异烟胺的耐药率(8.70%)相对较低,鸟分枝杆菌对丙硫异烟胺的耐药率为10.00%;龟/脓肿分枝杆菌对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均>95%;偶然分枝杆菌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35.29%,堪萨斯分枝杆菌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最低(7.32%);戈登分枝杆菌对异烟肼、乙胺丁醇、链霉素、对氨基水杨酸的耐药率均≥50%;浅黄分枝杆菌对乙胺丁醇、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卡那霉素的耐药率均<50%;瘰疬分枝杆菌对阿米卡星和丙硫异烟胺的耐药率为0。结果提示,2018—2020年河南省平顶山地区鉴定出的8个NTM菌种中,胞内分枝杆菌占比最高,不同菌种对不同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差异较大,因此菌种鉴定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2.
73.
研究自然植被恢复过程中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能够为人工促进植被恢复的树种选择与群落结构的优化配置提供重要依据。本研究以空间代替时间对喀斯特断陷盆地典型区云南省建水县不同天然植被(草丛、灌丛、乔木林)进行群落学调查,对不同恢复阶段的植物群落按乔木、灌木、草本进行分层,分析各恢复阶段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水平和垂直结构、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在总面积为3200 m^2的12个样地中,共记录43科72属94种维管束植物,优势种以壳斗科(Fagaceae)、鼠李科(Rhamnaceae)、紫金牛科(Myrsinaceae)、蔷薇科(Rosaceae)、木犀科(Oleaceae)等科的植物为主;在草丛→灌丛→乔木林的恢复过程中,群落物种组成中的科数、属数、种数逐渐增加,低矮和小径级植物个体数所占比例逐渐减少,但整体仍以低矮的小径级植物为主。草本植物的丰富度和Shannon指数在植被恢复的初期即草丛阶段最大,而均匀度指数则以灌丛阶段最大;木本植物的丰富度和Shannon指数随着植被的恢复逐渐增大,但均匀度指数随着植被的恢复逐渐下降;随着植被的恢复,草本层和乔木层的生态优势度逐渐增大,灌木层的生态优势度逐渐减小;草本植物由早期一年或多年生的喜阳、耐旱、耐贫瘠的草本向抗逆性强的多年生草本过渡,并逐渐向中性和阴性转变,其中刺芒野古草(Arundinella setosa)能够很好地适应该地区的环境;薄叶鼠李(Rhamnus leptophylla)、铁仔(Myrsine africana)、假虎刺(Carissa spinarum)、小石积(Osteomeles anthyllidifolia)等阳性树种为该地区植被恢复的先锋种,其早期的出现为其他植物的恢复创造条件,后期又逐渐被喜阴的植物替代,在植被恢复初期可利用这些物种;在植被恢复后期,壳斗科的铁橡栎(Quercus cocciferoides)成为建群种,可在灌丛阶段植被恢复时利用该物种,也可以选择使用该物种植树造林;在整个植被恢复过程中,优势度从以矮小植物为主朝着高大植物发展、优势种寿命越来越长的趋势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74.
75.
76.
K14和CMV启动子驱动裸鼠体内HPV16 E6/E7基因表达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一种无包膜的环状闭合双链DNA病毒,具有严格的嗜人组织的特性.为探讨不同启动子驱动HPV E6/E7癌蛋白在裸鼠体内不同组织的表达效率,构建了带有角蛋白(K14)启动子和带有巨细胞病毒(CMV)启动子的E6/E7腺病毒载体(pAd-K14-E6/E7和pAd-CMV-E6/E7),pAd-K14-E6/E7和pAd-CMV-6/E7、以及作为对照的重组腺病毒空载体pAdtrack- K14和pAd-CMV同源重组后,分别在293细胞中包装,收集重组病毒Ad-K14-E6/E7 、Ad-CMV-E6/E7、Adtrack-K14和Ad-CMV,通过尾缘静脉注射到随机分组的裸鼠体内,并每d向裸鼠腹腔注射0.05 mg雌激素.采用RT-PCR和Western 免疫印迹检测不同实验组E6/E7 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P53和Bcl-2蛋白表达.结果显示,注射病毒Ad-K14-E6/E7(实验组1)裸鼠子宫体中E6/E7 mRNA、E6蛋白质、P53和Bcl-2蛋白高表达,而其它组织中低表达;注射病毒Ad-CMV-E6/E7(实验组2)裸鼠各组织E6/E7 mRNA、E6蛋白质、P53和Bcl-2蛋白均低表达.研究表明,在裸鼠体内角蛋白K14启动子可以调控E6/E7在子宫体中表达,CMV启动子未能诱导E6/E7在子宫体中表达.  相似文献   
77.
链孢囊菌属(Streptosporangium)是链孢囊菌科(Streptosporangiaceae)的模式属,包含13个种.种的鉴别通常是多相分类方法,其中尤以DNA同源性分析为国际公认的定种标准;全基因组杂交同源性在70%以下的为不同种.但在进行大量菌株的比对时操作比较复杂.本实验以链孢囊菌属15株标准菌株为实验菌株,选择适宜引物,对其基因组DNA的16S-23S rDNA 间隔区序列(ITS)和REP序列进行了扩增,分别获得了两种基因指纹图谱,并通过UPGMA聚类法构建了相应的进化距离树图.结果表明,对于链孢囊菌属中不同种的区分,两种基因图谱技术的分辨力相当,且两种方法呈现的菌株间同源性与DNA-DNA杂交的结果吻合,有望为链孢囊菌属分类学的研究提供简单、准确、快速的标准程序.  相似文献   
78.
粗毛栓菌cDNA文库的构建和漆酶基因的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粗毛栓菌(Trametes gallica)能够分泌多种胞外氧化酶并且快速降解木质纤维素.为了快速高效分离鉴定粗毛栓菌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相关基因,用Trizol试剂提取不同培养条件下粗毛栓菌总RNA,用CreatorTM SMARTTM cDNA Library Construction Kit和Advantage®2 PCR Kit成功构建了该菌全长cDNA文库.原始文库滴度为1.5×105cfu,重组率达99%,插入片段在0.7~2.0 kb之间,平均大小约1 kb. 随机取16个重组子进行测序,全长cDNA序列完整性率为85.7%;并筛选到1个漆酶基因,编码区长1 551 bp,预测的蛋白质由51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子量为55.41 kD,等电点为4.76.用半定量RT-PCR法分析了该漆酶基因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表达水平. 结果显示,高浓度的碳源,氮源,Cu2+均能诱导此基因的表达,该结果为漆酶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9.
通过宫腔内脂质体转染改变小鼠子宫内Meis1基因的表达水平,研究其对子宫内膜容 受性的影响,从而推测Meis1基因在胚胎着床中的作用.选择8~12周龄昆明小鼠,于妊娠 第2 d,通过向小鼠宫腔内注入Meis1基因表达质粒和siRNA表达质粒及其各自的对照质粒 ,在妊娠第5d, 提取小鼠子宫mRNA 和蛋白质行半定量RT-PCR 和免疫组化分析,观察各组小鼠子宫内膜Meis1和整合素β3的表达变化.在妊娠第9 d,观察Meis1基因上调组及其对 照组、Meis1基因下调及其对照组妊娠率和胚胎着床数的差异.结果显示,Meis1基因下调组胚胎着床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Meis1基因上调组胚胎着床率略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Meis1基因上调组其整合素β3的表达高于其对照组,Meis1基因下调组 整合素β3的表达低于其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以上观察结果表明,Meis1基因表达下降可明显减少胚胎着床率,影响整合素β3的表达.Meis1基因表达提高则可促进整合素β3的表达. 因此,Meis1可能作为1种子宫内膜容受分子,在胚胎着床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0.
利用RT-PCR和RACE方法克隆得到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肝胰脏中胆盐活化的胰脂肪酶(bile salt-activated lipase,BSAL)和依赖于辅酶的胰脂肪酶(colipase-dependent pancreatic lipase,PL)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BSAL基因全长cDNA序列1 796 bp,编码558个氨基酸,该蛋白序列含有BSAL的全部特征结构区,与其他脊椎动物BSAL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49.9%~57.3%.PL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1 503bp,编码465个氨基酸,该蛋白序列含有PL全部的特征结构区,与其它脊椎动物PL的氨基酸同源性为49.1%~73.9%.系统树分析表明,斜带石斑鱼BSAL和PL与其它物种BSAL、PL和胰脂肪酶相关蛋白(PL-RP)聚于进化树的两个不同分支,属于2种不同的胰脂肪酶.结果证实,在同一鱼类体内也存在BSAL和PL两种胰脂肪酶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